问卷发布者还未购买企业标准版或企业标准版已到期,此问卷暂时不能被填写!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调研(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

尊敬的老师,您好!

      为全面了解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受国务院学位办委托,《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现开展调研。您是我们了解培养现状的重要对象,您提供的信息对本次调研非常重要,请帮助我们认真填写本问卷。此次调研结果将只用于科研统计分析,不会泄露任何个人信息,请放心填写。非常感谢您的帮助与配合!

填写说明:请您选择您认为符合的选项。如无特殊说明,每题限选一项。

调研承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2014年11月

咨询电子邮箱:buaazhangle@163.com


一 基本信息
*
1.
您的性别
*
2.
您的职称是
教授(正高级)
副教授(副高级)
讲师(中级)
其他
*
3.
您的学位
博士
硕士
学士
其他
*
4.
您的年龄
30岁以下
31-45岁
46-55岁
55岁以上
*
5.
您目前主要在下列哪个专业学位类别担任研究生导师?
金融硕士
法律硕士
艺术硕士
城市规划硕士
应用统计硕士
社会工作硕士
翻译硕士
农业推广硕士
税务硕士
警务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
兽医硕士
国际商务硕士
教育硕士
出版硕士
风景园林硕士
保险硕士
体育硕士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林业硕士
资产评估硕士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建筑学硕士
临床医学硕士
审计硕士
应用心理硕士
工程硕士
口腔医学硕士
公共卫生硕士
护理硕士
药学硕士
中药学硕士
军事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
公共管理硕士
会计硕士
旅游管理硕士
图书情报硕士
工程管理硕士
*
6.
您与合作导师的合作方式
以校内导师为主
以校外导师为主
分段分环节各自为主,合作比较少
分段分环节各自为主,全过程合作
分段分环节以校内导师为主,全过程合作
分段分环节以校外导师为主,,全过程合作
*
7.
您的导师身份
校内导师,请填写学校名称和学院名称
校外导师,您所受聘的学校名称和学院名称
8.
您目前在该专业学位的具体领域或方向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
9.
您已担任该专业学位硕士导师工作年,现在校生*
10.
您已担任学术学位硕士导师工作年,现在校生*
*
11.
您在该专业学位所对应职业行业的从业经历如何
无从业经历
有,1~2年
有,3~5年
有,6~9年
10年或以上
*
12.
您是否拥有该专业学位所对应的职业或执业资格证书
该专业学位没有对应的证书
拥有
不拥有
*
13.
您认为本专业学位哪些方面最需要加强和改进【请选择1-3项】
本专业学位理论课程
本专业学位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校内综合实验平台等)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实践基地的落实安排
学术训练(科研项目和学术文章发表)
学位论文撰写训练
国际交流合作
与行业合作
接受外部质量监督
对学生的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培训
*
14.
您认为学生报考本专业学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有人生目标和兴趣追求
职业晋升需要
换个行业或专业领域
未来更好就业
容易被录取
学校品牌
扩展人脉
其他
*
15.
您在对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复试考核中比较注重
知识考查
能力考查
综合素质
其他,请填写
*
16.
您更希望招生学生的学术背景是
本专业
相关专业
理工科
文科类
其他,请填写
*
17.
您希望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形式为
统一入学考试
申请考核制
保送
前三种方式均可
*
18.
您赞成或希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哪种指导方式
只有校内导师
只有校外导师
校内外导师组
其他
*
19.
您认为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能力如何
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很弱
理论强,实践弱
理论弱,实践强
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很强
*
20.
您对您所带专业学位学生参与您项目的要求程度
完全不参与
参与很少,无具体任务
参与很多,主要是实际动手操作
全程参与,和学硕一样,统一安排
*
21.
您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导向方面应该具有以下哪个特性
特别偏向理论性,没有实践
理论性很强,略有实践性
理论与实践并重
实践性很强,略有理论性
特别偏向实践,没有理论知识
*
22.
您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服务导向方面应该具有以下哪个特性
特别偏向学术性,没有应用性
学术性很强,略有应用性
学术与应用并重
应用性很强,略有学术性
特别偏向应用性,没有学术性
*
23.
您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知识结构方面应该具有以下哪个特性
特别偏向知识性,没有技能
知识性很强,略有技能
知识与技能并重
技能性很强,略有知识性
特别偏向技能,没有知识性
*
24.
您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人才特性方面应该具有以下哪个特性
特别偏向专门型,没有复合型
专门型很强,略有复合型
专门型与复合型并重
复合型很强,略有专门型
特别偏向复合型,没有专门型
25.
您认为国家现已设置的专业学位中,哪些比较符合社会需求,请列出前五个
26.
您认为国家现已设置的专业学位中,哪些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学位,请列出0-5个
*
27.
您所在专业学位的学制为
2年
2.5年
3年
大于3年
*
28.
您是否参与该专业学位课程的新编教材工作
*
29.
您上课时采用案例教学情况
非常少
比较少
有时用
比较多
非常多
*
30.
以下关于您的案例教学的情况,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低-->非常高
12345
案例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所占比重
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所占比重
本土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所占比重
本土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所占比重
案例针对性
案例针对性
教师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质量
*
31.
您认为本专业学位的案例教学形式(方式、过程)
比较单一
多种多样
*
32.
您认为本专业学位案例库的建设
非常不好
比较不好
一般
比较好
非常好
*
33.
您认为本专业学位的案例教学校内条件
非常不好
比较不好
一般
比较好
非常好
*
34.
您认为本专业学位的案例教学校外实践机会
非常少
比较少
一般
比较多
非常多
*
35.
您所指导的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参加以下哪种专业性的实习实践?并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实践时间(以月为单位)
去学校联系或指定安排的实践基地实践
跟随导师课题在实验室视作实践
在导师项目合作企业实践
自己联系的实习实践
*
36.
您所指导的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的现实问题”的比例
低于50%
51%~60%
61%~70%
71%~ 80%
81%~90%
91%~100%
*
37.
您所指导的专业学位学生学位论文开题时一般是否邀请校外行业人士参加
*
38.
您所指导的专业学位学生学位论文答辩时一般是否邀请校外行业人士参加
*
39.
您所指导的专业学位学生学位论文主要由谁指导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
*
40.
您所指导的专业学位学生们所接收的毕业考核的主要形式
纯研究类
调研报告类
案例撰写类
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产品制作或技术说明书)
其他
*
41.
您所在学院培养的专业学位学生涉及哪些国际化方面最少选择1项】
国际项目
国际比赛
国际课程(含海外师资参与授课)
海外交流
其他
*
42.
贵校在以下方面是否有对专业学位的专项资金投入
没有比较少一般比较多非常多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学生实习经费
学生实习经费
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导师津贴
校外导师津贴
相关师资培训
相关师资培训
*
43.
贵校专业学位建立的专业学位点导师的遴选制度是
学术型的自然具备资格
有专门的遴选要求
其它
*
44.
贵校是否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奖学金
是,设立专项
是,和学术型研究生享受统一专项
否,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享受
不清楚
*
45.
整体上看,对照您的期望,您对本专业学位学生所体现的能力是否满意,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满意-->非常满意
12345
良好的人文素养
良好的人文素养
良好的职业素养
良好的职业素养
扎实的专业知识
扎实的专业知识
良好的职业实践能力
良好的职业实践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良好的组织领导力
良好的组织领导力
良好的动手能力(操作\设计等)
良好的动手能力(操作\设计等)
良好的信息感知和采集能力
良好的信息感知和采集能力
良好的分析能力(逻辑分析\数据处理等)
良好的分析能力(逻辑分析\数据处理等)
12345
良好的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良好的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良好的适应和反应能力
良好的适应和反应能力
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
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
良好的创新能力
良好的创新能力
良好的国际视野
良好的国际视野
良好的职业发展潜力
良好的职业发展潜力
*
46.
总体上来看,您认为贵校本专业学位在以下各个环节设计的合理程度如何,请选择相应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合理-->非常合理
12345
培养方案的制定
培养方案的制定
培养目标的确定
培养目标的确定
学制
学制
招生环节
招生环节
校内、外培养基地的安排
校内、外培养基地的安排
学位论文指导方式
学位论文指导方式
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
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
奖助学金制度
奖助学金制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执行规范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执行规范
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对专业学位的专项投入
对专业学位的专项投入
国际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交流
*
47.
您认为本专业学位在课程设计中的合理程度如何?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合理->非常合理
12345
课程总量
课程总量
课程内容的理论性
课程内容的理论性
课程内容的前沿性
课程内容的前沿性
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课程内容的职业性
课程内容的职业性
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多学科交叉,涉及多学科知识)
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多学科交叉,涉及多学科知识)
课程教学方式(讲授、案例、项目、讨论等)
课程教学方式(讲授、案例、项目、讨论等)
课程推荐教材
课程推荐教材
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
校外导师或行业人员参与授课
校外导师或行业人员参与授课
*
48.
以下关于贵校本专业学位师资队伍的描述,您认为是否符合,请选择相应的项:1-->5表示非常不符合-->非常符合
12345
本专业学位校内/校外师资满足培养专业职业性人才的需要
本专业学位校内/校外师资满足培养专业职业性人才的需要
本专业学位授课教师的构成合理
本专业学位授课教师的构成合理
本专业学位指导教师的构成合理
本专业学位指导教师的构成合理
本专业学位指导教师遴选制度合理
本专业学位指导教师遴选制度合理
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合作形式合理
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合作形式合理
合作单位提供的校外导师资源充足
合作单位提供的校外导师资源充足
学校教师经常参与职业训练和实践
学校教师经常参与职业训练和实践
校内导师胜任导师工作
校内导师胜任导师工作
校外导师胜任导师工作
校外导师胜任导师工作
校内导师与职业行业关系密切,对于职业标准很熟悉
校内导师与职业行业关系密切,对于职业标准很熟悉
校内导师经常和行业人员共同指导专业学位学生
校内导师经常和行业人员共同指导专业学位学生
*
49.
本专业学位和与之相近的学术型学位存在着差异,总体上看贵校本专业学位在以下各环节是如何体现的?请选择相应的项:1-->5表示几乎没有差异-->差异非常大
12345
培养方案的制定
培养方案的制定
培养目标的确定
培养目标的确定
学制
学制
招生环节
招生环节
课程总量
课程总量
课程设置中关注对应的职业标准
课程设置中关注对应的职业标准
课程内容的前沿性
课程内容的前沿性
课程内容的职业性
课程内容的职业性
课程教学方式(讲授、案例、项目、讨论等)
课程教学方式(讲授、案例、项目、讨论等)
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践占用时间的比例
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践占用时间的比例
12345
课程的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方式
校内、外培养基地的安排
校内、外培养基地的安排
学位论文指导方式
学位论文指导方式
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
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授课教师的构成
授课教师的构成
指导教师的构成
指导教师的构成
*
50.
总体上来看,合作培养单位(行业/企业)在以下各环节参与本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您认为参与程度如何?请您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参与非常少-->参与非常多
12345
培养方案的制定
培养方案的制定
招生环节
招生环节
参加授课
参加授课
指导实践环节
指导实践环节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
学校专业学位委员会
学校专业学位委员会
本校本专业学位指导小组
本校本专业学位指导小组
作为社会团体组织或成员参与本专业学位教育评价活动
作为社会团体组织或成员参与本专业学位教育评价活动
作为社会团体组织或成员参与本专业学位职业资格相关认证活动
作为社会团体组织或成员参与本专业学位职业资格相关认证活动
*
51.
总体上来看,社会团体或组织介入本专业学位以下各环节的评价,您认为其介入情况如何?请选择相应的项:1-->5表示介入非常少-->介入非常多
12345
培养方案的制定
培养方案的制定
招生环节
招生环节
参加授课
参加授课
指导实践环节
指导实践环节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
合作学校的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或小组
合作学校的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或小组
总体教育质量评价
总体教育质量评价
本专业学位教育资质鉴定
本专业学位教育资质鉴定
本专业学位相关职业资格认证
本专业学位相关职业资格认证
*
52.
合作单位是否为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以下方面
不清楚
“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的现实问题”的论文选题
“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的现实问题”的论文选题
实习津贴或其他补贴
实习津贴或其他补贴
专项项目基金
专项项目基金
优先录用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优先录用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
53.
对合作培养基地质量的总体评价
非常低
比较低
一般
比较高
非常高
*
54.
您所指导的专业学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
低于50%
50%~70%
71%~90%
91%-100%
*
55.
您所了解到的本专业学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是
就业并不好
就业一般
就业很好,但专业不对口
就业很好,专业对口
*
56.
您的大部分专业学位学生所选择工作与所学专业学位相关程度
非常小
比较小
一般
比较大
非常大
*
57.
您是否是全国专业学位教指委成员或专家
是,您所担任成员的专业学位名称
*
58.
您与所指导的本专业学位学生的见面频率为
一周一次
两周一次
一个月一次
半年一次
一年一次
*
59.
作为导师,您主要参与哪些培养环节最少选择1项】
招生
授课
指导实习实践
指导学位论文
参与学生论文开题
参与学生论文答辩
*
60.
您对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之间合作的评价如何
没有合作导师
非常低
比较低
一般
比较高
非常高
*
61.
对您所在的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评价
非常低
比较低
一般
比较高
非常高
*
62.
对贵校专业学位总体培养质量的总体评价
非常低
比较低
一般
比较高
非常高
二 、校内导师调研
三、校外导师调研
四、开放性问题
70.
您认为本校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优势是什么?
71.
您认为本校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72.
您对本校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
73.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健康发展急需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如果您愿意继续接受本课题组的跟踪调研,期待您留下电子邮箱,以便我们及时与您取得联系,向您咨询,非常感谢您的支持!最少选择1项】
QQ邮箱
电子邮箱
再次感谢您的配合!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